• 客服热线:0769-23369732 | 关注我们 会员登录 | 免费注册
    • 1
    • 2
    • 3
    • 4
    • 5
  • 一线视野
  • 一线新闻
  • 市场研判
  • 一线随笔
  • 投资心得
  • 一线生活
  • 情迷呼伦贝尔

    2011/12/1 9:16:10


    一线先生

    一、情倾满洲里

        2010年的7月10日早晨,我们一行八人,于7:50从白云机场飞往呼和浩特。约10:30到达呼和浩特。稍事休息后转飞满洲里,于下午2点多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此时已辗转了七个多小时,可谓长途跋涉。
        我们从中国的几乎最南来到了几乎最北,第一感觉是凉爽了。这里下午的温度虽然也有近30度,但却一点也不觉闷热。这里的天是那样的蓝,蓝的有点像假的。云是那样的白,白得象漂过一样,没有一点杂质。道路车少,尽可疾驰。路旁已是天然的草原景观,而不是南方的绿化那么简单了。
        满洲里虽是一个小城市,但干净整洁。建筑不高,但屋顶几乎都是园的尖的那种欧洲风格,且墙身多是色彩鲜明。加上街道上那随处可见的俄罗斯牌小汽车,令人自然的就感觉像置身欧洲一般了。满洲里还是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对面的俄罗斯接壤,因此商贸十分繁忙。这里还有不少历史的沉淀,抗战时期,周恩来等主要领导人就是从这里的秘密通道来往前苏联的。这里至今还保留着这些领导人曾经坐过的马车。
        来到一间小巧的亚细亚宾馆,热情的韩哥和李智便端上来了香瓜、杏等土产水果。而稍事休息后我们便开始了后来觉得是毕生难忘的旅途。
        盛情的主人把接风的晚宴安排在了这里最高情调的“铁木真大汗行营”。这里与其说是吃饭的地方还不如说是蒙古族风情的浓缩地。

    梦幻月亮湾 牛羊挡道 牛羊满山坡

        行营在满洲里城的郊外。车子从宽敞的主干道使进了宽阔的草原。草原并不如想象的坑坑洼洼,而是非常的平滑过渡,轿车都可以从容的疾驰。车子在一个大型的黑敖包前停下。
        由于是初到草原,我们一行不论是大人小孩都显得十分的兴奋。从敖包下望,四面一片碧波,有马在奔跑,有羊群在吃草,“铁木真大汗行营”是一片的蒙古包,行营就是居中的一个巨型蒙古包。我们拿出相机“咔嚓、咔嚓”的拍,蒙古包、敖包、牛群、羊群、勒勒车甚至随风飘摇的小草、野花都不放过。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样的景色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随处都是。我们还搞清楚了敖包原来是蒙古人祭祀和祈祷的地方,因此这里还挂了很多马鬃等不知寓意的物品。而勒勒车则是蒙古包迁徙的时候所用的车辆,因此一般停放在蒙古包旁边。嘉阳对勒勒车特别感兴趣,摆弄了老半天。
        游玩了大半个小时,晚宴终于开始。主人盛情,把宴设在了行营的居中主席上。据说是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我们入席时真是有点受宠若惊。席的正面是威严的成吉思汗雕像,像的两旁是兵器架,摆放着刀枪弓弩,之下是铺着兽皮的椅子,是一种庄严威武的景象。宾主依次入席,主人除了上面提及的两位大哥外还有两位嫂子及热情洋溢的三姐和小赵。一色蒙古服饰的男女顺序端上来了牛羊等美食,当然少不了的还有美酒和拥有迷人色调的蓝莓饮料——一种这里特产的野生果饮料,是小孩和女士的至爱。
        主人提酒,酒未下肚,却是一番热情洋溢让人热血沸腾的致辞。一巡过后,宾客提酒答谢,却是明显的水土不服。实在的广东人在激情和扇情方面是明显的处于劣势的。酒过三巡,随着舞曲奏起,最庄严的仪式开始了:献哈达。甜美的蒙古族少女,手持洁白无暇的哈达,依次的套在了客人的脖子上。接着献上三碗美酒。这时,哪怕是再会拒酒的人此时此刻也只有投降了。还好,主人明知来自广东的客人量小,提前安排了小碗,不然三大碗下去见周公可也(这是主人后来告知才知道的)。只是席中的三姐和小赵却是女中豪杰,女士劝酒,作为男士却是颇难出口“不行”二字。幸好我们同行的大曹酒量颇佳,为我们挡了不少架。
        酒到酣处,草原的歌声响起,欢快的舞蹈跳起。主人领着客人,一路轻歌漫舞,洁白的哈达在飞旋在翩跹。美味佳肴,高朋满座,歌舞尽兴,此乐何极?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欢呼声,原来户外的篝火晚会开始了。一大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从各自的蒙古包中出来,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豪情激发下,借着酒兴,瞬间就变成了好朋友。他们手牵着手,在蒙古族人的带领下跳着舞,叫着“嘿、嘿、嘿”的节拍声。虽然在广东现在已是酷暑,但在这里一到晚上,温度很快就降到20度以下,因此人们唱着跳着并烤着篝火却不觉得热。
        快乐的时光总觉得短暂。架设如小山似的一堆篝火,转眼间就变成了灰烬。人们依依不舍的离去,这时才觉得一丝寒意迫人。

    不一样的天空 和俄罗斯族人合影 美丽如画的老鹰嘴

    二、情迷大草原

        享完了蒙古族的风情民俗大餐,一觉醒来,发现这里的天竟亮得这么早。早上4点天已大亮了,而晚上八点多才天黑。我们一行吃罢早餐,便分乘几辆车,横跨呼伦贝尔大草原,直奔中蒙边界的贝尔湖。一路上是一望无尽的大草原,一条孤独的水泥路伸延向天边。疾驰百公里,你可能遇不到车也看不到村庄,但两旁一碧万顷,繁花点点,加上随处可见的牛羊和丰富的生态动物,你一点也不觉得孤单。只有来到大草原,你才会觉得原来的世界真太小。单呼伦贝尔大草原就有25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100多个东莞的辖区。这么广袤的大草原,我们原以为是取之不尽的牧场,但据李智说每一寸草地都是有主人的。不怪得我们不时能看到草原上的铁丝分隔线,真有点不可思议。
        沿途的风光可以说数之不尽,无处不在。到别的地方旅游,看的是景点,而来到这里,感觉是随处都是景点。一望无尽的大草原,就是一个天然的宝库。天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草是那么的绿,野花盛开,杂色的牛群不时点缀于草原中。而白色的羊群远看却像一堆散放的石头。这里地大人稀,没有污染,牛羊都是原生态放养,吃着草原上的水草、韭菜花和各种野花,因此肉质鲜嫩而没有一点膻味。他们说在这里吃了肉后回去就不想再吃肉了。
        沿途的原生太景观也是令人大开眼界。草原不时会遇到沼泽地,这时空旷的草原便会热闹起来。雄鹰在空中翱翔,鹭鸶在云间排字,其它种类烦多的鸟类则是横冲乱撞,根本不怕车子。在草原上开车,一不小心就要撞死好多飞鸟。而最难忘的是,我们居然看到了比家鹅更大的大雁在成群的散步!一群野鸭,母的领头,强壮的公鸭殿后,中间是一大排小鸭,蹒跚前行,憨态可掬。看到这一情景,你就会明白什么是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这一景象,现在却是难得一见了。据说这里到10月份后就会变成另一番景致,草原会被冰雪覆盖,这里就会变得苍茫一片,几乎没有尽头。这时森林里的狍子、黄羊等野生动物就会四出觅食。虽然现在禁止打猎了,但他们说起以前狩猎的情景还是觉得十分的刺激。有时多的时候他们甚至在马路上开车也会不小心撞死黄羊。韩哥甚至说早几年在满洲里,有一哥们早上起来竟发现自家的院子里就困住了好几只黄羊,冬天的市区马路上也常有人撞死黄羊。听起来既刺激又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我们一路上流连不前,就连天上的云朵也要拿相机拍下来。皆因这种天这种云回到东莞就看不到了。刚游澳纽回来不久的小方说,这天,这云,这草原,这牛羊,连澳纽也望尘莫及。真是长见识了。

    七彩土地 山花浪漫 铁木真行营

        经过四五个小时的一路游玩,我们终于到了贝尔湖。海涛、来有和春喜几位兄弟已在湖边守候多时。
        贝尔湖有多大?一万多平方公里,也就有四五个东莞的面积那么大了。这海洋一般的湖,却只有近岸的一千米是我们中国的,其它都是蒙古的了,真有点可惜。来到湖边,虽是盛夏,但摸摸湖水却是冰凉的。同行的小李却不惧寒冷,脱了衣服就冲进了湖里。据说湖里有一种超大的湖蚌,但小李老半天却只捞上来一个空蚌壳,引来庄静、李由等孩子们的一阵哂笑。
        午饭就在贝尔湖畔吃。除吃了烤全羊,我们还吃了各种各样的湖鲜。这里的烤全羊和新疆的不同,并不是真的放到火里去烧烤,而是将烧红的河滚石塞到羊肚子里,把里面煨熟。外面再用火烤,是里外挟击。因此切开来里面的肉和内脏是十分的鲜嫩的,并不是烧烤的味道。这里的淡水鱼,连在海边长大的老胡也赞不绝口。肉质鲜嫩可比美海鲜,且根本没有南方淡水鱼的那种泥腥味。皆因这里的鱼不但是纯天然的野生,而且还要经过10月份至明年5月份的冰冻期。因为超低温,所以生长期特别的长,结果肉质就特别细嫩。
        从大草原回来的路上,我们还看到了大庆油田在这里的采油场和中国神华的采煤场。据说大草原深处尽是油和煤,还有金矿,且存量巨大。只是我们听后心里别有一番滋味,这么美丽的大草原,可千万别因为开采而毁于一旦。人和自然如何和谐相处?这真是一个大课题。纵使得到金山银山,难道价值能媲美这无价的大草原吗?
        回来的路上,我们还多次遇到牛羊挡道的现象。这里的牛羊。背向着蓝天白云,面向着无边的绿草,也许汽车也少见,因此不怕车,按喇叭也没什么反应。我们只好用蜗牛一般的速度向前挪动,把牛羊给挤开,继续前行。

    一望无尽的油菜花 中苏分隔河额尔古纳河

    三、神奇的黑土地

        7月13日,我们从满洲里出发北上。沿着边防公路,顺着额尔古纳河,经过近600公里的跋涉,终于到达了此行最向往的中苏边境小填室韦。我们入住和俄罗斯只有一河之隔的临江俄罗斯族村庄。这里和俄罗斯只隔着一条不足百米宽的额尔古纳河。边界的铁丝网只有一米多高,只是象征性的,而且没有岗哨,因此一到10月份后河水一结冰,国界简直就不设防了。他们说出国只是一不小心的事情。早年可以打猎的时候,他们经常追猎物追到俄罗斯深处,有所斩获后才慢吞吞的回来。
        我们一行住在边宝-戈里沙家。这里虽然设施简陋,但主人热情好客,令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边宝已是第三代的俄罗斯族人,因此虽长着俄罗斯人的外貌,但已不会讲俄语。边宝家旁的道路上就可以跑马,我们的几个小孩跑完一趟又一趟。跑累了又回来喝喝水荡荡秋千,看着他们真是太舒服自在了。边宝家的俄罗斯菜也是顶呱呱,随便一个土豆牛肉、番茄牛肉汤味道都好极了。也许是因为我们饿了,也许是因为这里的原生态食物材质太好了,也许是我们看了天然大草原后的心里作用,所以随便怎么煮都觉得十分好吃。
        呼伦贝尔是真正的地大物博。这里的草原世界第二大,景色举世闻名。和黑龙江接壤的地方则是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和森林景色也是有口皆碑。而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则是神奇的黑土地。这种土地看上去就和煤一样,肥得流油,因此什么东西种上去只要有雨水就会长得很好,所以这里也是中国的天然粮仓之一。也许正因为土地肥沃,也孕育出了室韦临江、恩和一带的绝世景色。
        住在这里的第二天一大早,吃过早饭后边宝就自告奋勇当我们的导游,带我们到老鹰嘴、月亮湾这一带游玩。
        离开临江村十几分钟,我们就发现走进了真正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山路窄窄的,勉强可以通行。路的两旁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而开阔的地方则种植着油菜和小麦。小麦嫩绿色,油菜花嫩黄色,这种绿和黄交替着,而且因为面积巨大而显得动人心魄。田野之外是起伏的山丘,铺满浅绿的草皮和一些墨绿色的松林,再加上蓝天白云,这简直就是一幅精彩绝伦的油画。而且这种油画不是一幅,而是随处都是。这才是真正动人的地方。
        这里人都不多见一个,谁来开垦种植这一望无际的土地呢?一问才知道是一些专业的农场利用现代化的农机才得以完成的。我们在开玩笑,如是像以往那样用人工,这样的田野,从头到尾走一趟就可以收工了。
        老鹰嘴是因为山崖上有一对石头相对酷似鹰嘴而得名。这里的野花特别多特别美,着装艳丽的姑娘在这里随便一站拍出来的照片都可以上画报了。且有溪流潺潺绕过。这里还可以漂流,但大热天河水都是冰凉的,如湿了身也是够刺激的。小孩来到这里就不愿走了,不断拾起河边扁平的石头玩打水飘。只可惜现在城市里娇生惯养的小孩原来连扔石头也是不会的。想想我们60后,原来在农村飞石打鸟都可以找到吃的。但现在跟小孩说小孩都不相信了。
        从老鹰嘴再来到月亮湾,景色更是迷人。月亮湾一边是山,难于回车的小路从崖边绕过。从车上下来,往崖下看,顿觉得有种畏高的感觉。只见陡峭的山波山花烂漫,崖底是一湾如月的清泉,环绕着一簇墨绿色的松林。往远处看是如茵的草地,额尔古纳河如一条圣洁的哈达在太阳下晃着金光。河的那边是清晰的俄罗斯村庄,红顶白墙的木屋在绿色的草地上显得特别动人。据说这里最美的还不是七月,而是开始飘霜的九月。那时这里漫山遍野都是红的黄的,且秋水的倒影如画,那才是美极了。而十月后则是冰雪封山,一遍错落有致的圣洁了。听他们这么一说,我们顿觉得秋天和冬天还一定要再来!
        还值得一提的是,从边宝家出来,和我们同行的还有来自北京的一家四口。他们开着一部小小的大众高尔夫,老两口已是六十好几的年龄,竟从北京长驱1700多公里来到这里!他们兴高采烈,带着“长枪短炮”,车不豪华,但摄像设备一流。每到一处,他们不断的拍照,上年纪的阿姨还不断的挥舞着红色丝巾摆“铺士”。我们深深得为他们的快乐和生活信念所感动。
        享完美景大餐后,我们晚上还品尝了地道的俄罗斯大餐。正当我们饭饱酒足准备泡茶聊天的时候,因朋友关系室韦俄罗斯族民族乡的鹿永海书记带着几个兄弟开着吉普车杀到。他们不由分说,摆酒添灯重开宴。北方人的豪情,少数民族的热情,这一刻显示得淋漓尽致。结果可想而知,觥筹交错,一遍狼藉!我们虽然只相处了一两个小时,但那种豪情和豪爽真给我们这些小广东好好上了一课。有些人你跟他相处了很久很久,但感情上却是那么的陌生。而有些人你才刚刚认识,但却成了“哥们”。
        7月15日,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边宝,告别临江,沿额尔古纳河南下前往更大的俄罗斯族乡恩和。这里虽没有临江的奇丽景色,但也许更适合居住,因此聚居这里的俄罗斯族人更多,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不错的俄罗斯族博物馆。馆里介绍了俄罗斯族人的来由、风俗和习惯等等,还陈列着熊、狍、黄羊等生态动物的标本。这里还流传着恩和乡爷爷辈和俄罗斯姑娘的爱情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当年闯关东的中国小伙子来到额尔古纳河以西的俄罗斯打拼。中国小伙子刻苦耐劳,性情憨厚,很快就赢得了俄罗斯一个美丽姑娘的爱慕。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中国小伙子终于鼓起勇气向姑娘求婚。姑娘不置可否,却设下了一个不易逾越的关卡。姑娘说:只要你能送我一件“一手抓”我就嫁给你。什么是“一手抓”?原来是当时流行的十分美丽薄如轻纱的连衣裙,这种裙子揉结实了一个手就可以抓住,所以叫“一手抓”。
        在当时的那个时代,“一手抓”是俄罗斯贵妇人的服饰,一般的老百姓当然得之不易。但小伙子为了得到姑娘的爱情,开始带足盘缠,跋山涉水……不知道经过了几天几夜,小伙子终于把一件“一手抓”呈现于姑娘的面前。姑娘大吃一惊,需知姑娘虽爱慕小伙子,但当时俄罗斯姑娘要嫁给汉人小伙子却是破天荒的事情。但“一手抓”已买到了,小伙子跋山涉水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姑娘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就这样,姑娘冲破千难万阻,终于嫁给了小伙子!
        这个美丽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在俄罗斯族村生活了这么几天,真是目睹了俄罗斯族人的热情和美丽。中俄混血的姑娘一个个就是天生的模特材质。
        7月16日一大早,我们便离开恩和南下前往此次旅程的最后一站——呼伦贝尔市的行政中心海拉尔。我们再次饱餐了黑土地的神奇瑰丽景色。而且这是我们此行所看到的最美丽壮观的沿途景色,特别是刚离开恩和的那一段。此情此景,真的要用文字表达,已觉江朗词穷。
        早上六点多,天全亮了。太阳还没升高,蓝天白云还没出来。草原上松林间缭绕着早晨的轻雾。空气带着潮湿和花草的香味。牛羊已经出栏,吃着带露珠的青草和野花。沿路有的提着,有的挑着,有的用马车拉着,都是往奶站送奶的牧民。仅双车道的水泥路蜿蜒前伸。路两旁先是草地和牛羊,远处则是动人心魄的三色田野。整齐划一的麦田,是嫩绿色的;加上一块整齐划一的油菜田,是嫩黄色的;接着又是一快平整好的空地,是墨黑色的。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种大面积的色差巨大冲击,都只能令人惊叹:鬼斧神工!
        就这样,美景一看就看上几个小时。早起,但没觉得困;没吃早饭,但也不觉得饿。上午十点半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海拉尔。来到海涛兄弟为我们准备好的小区别墅。
        经过休整后,我们下午就来到了著名的“海拉尔要塞遗址博物馆”(当地叫日伪工事)。这里是日本在1931至1945年侵占东三省期间所修筑的地下工事。工事在地下好几十米的深度,地面温度近30度,但地下工事却是零下5度,因此要穿了棉大衣才能下去。工事里日寇的兽行斑斑,这里有日军的指挥部,有731部队的鼠疫毒气实验室,许许多多无辜的中国民众就惨死在这里。当然,这里也有中苏军民联手最终打败日寇令人荡气回肠的展览部分。几个小孩在工事里先是跟着导游转了一圈,结果出来后觉得不够,又重新进入工事自己细细的看了一遍。看来这里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不小。
        当天晚上,宝华、太照、新建几位兄弟在海拉尔对我们进行了盛情的招待。草原珍品牛排羊排等自不必说,陈年珍藏的73年成吉思汗酒香醇无比,但更令人难忘的是东北的哥们真能侃。一顿饭下来,就如品味了一场东北的二人转,只是高兴之余酒不知不觉也喝多了。
        7月17日,这是我们在海拉尔尽情游玩的最后一天。上午我们去了海拉尔远郊的云龙山庄。这里山林茂密,野花盛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更妙的是,我们还近距离接触了自然放养的狐狸,还在林间追逐鹿群。几只瘦狗一样的狐狸,有白的有灰的。人不怕它,它也不怕人。悠然自得,互娱互乐。几只巨大的梅花鹿,在林间悠闲的游荡。我们带着孩子,拿着相机,不断的靠近,再靠近。拍照,再拍照。说时迟那时快,安全距离突破后,鹿群轰然奋蹄,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相机里最后留下了梦幻般的掠影。至于其它圈养的熊、野狼等也就不值一提了。
        接着我们还游览了牙克石,吃上了远近闻名的“延吉狗肉”,晚上还第一次尝试了东北的搓澡。东北小伙子力大,搓去全身污垢的同时似乎也搓掉了一层皮。

    四、结束语:天上人间

        7月18日下午2点多,我们终于结束了难忘而又悠长的假期,从海拉尔飞往深圳,感觉就是从天上飞回了人间。
        从机场出来,扑面而来的是充满废气的空气,加上天气闷热,真有点令人窒息的感觉。连小孩都会说:空气变了!
        这里到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我们被清洗了9天的脑海,瞬间又变得浑浊不堪。想想过去9天的所见所闻,就像梦境一般。呼伦贝尔一游,顿觉希望尚在人间。
        上帝就是这么的公平,在经济高度发达,我们得到很多很多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很多。到底人和自然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这真是一个非常深刻而又难解的难题。
        但每当我们跟在屁股冒着黑烟的公共汽车(东莞的公共汽车总是冒黑烟的多)后面时,我们在想:我们是否在集体慢性自杀呢?权高位重的管理者们,你们也是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啊?即使说你不怕,那我们总该为我们的后代留一些还可以呼吸的空气吧?
        醒醒吧,利欲熏心的人们!醒醒吧,愚昧无知的人们!毕竟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脚下只有这一片土地!

    2010-8-10  于东莞